你(妳)有想過10年後,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嗎? 或是累積什麼能力
職涯探索,不是探索職涯,而是探索你個人比較想要做什麼? 擅長做什麼? 做什麼比較能拿到結果。
但以終為始,職涯的選擇,取決你要去哪裡,想要變成什麼樣的人,每個人的資源有限,想清楚,才能去到你要去的地方,成為你想成為的人。
除非自行創業轉行,這將是大多工程師的可能的最終職涯路徑,一樣的職位,不同的公司或不同等級,能拿到的薪水,也大不同。
專業職 (Focus individual contributor, Technical )
Developer、Senior developer 、Tech lead 、Solution architect、 Technical consultant。
團隊管理職 ( Focus people , 1 on 1 , career , team building , team work )
Team lead、Engineer supervisor 、Engineer manager。
專案管理職 ( Focus project , plan , communication )
Project manager、Business analysis、Product manager。
P.S. 以上三種工作,所要具備的技能及工作性質皆不同。
大多數情況下,大公司可讓你學習應對進退,因為你要和很多人合作,而小公司讓你學會如何做事,各有優點,也有缺點,並不存在完美的工作,然而,趁著年輕,大家應該多去嘗試和體驗不同的工作環境,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。
在大公司工作,通常能享有穩定的制度、高薪資與優厚的福利,這些都是吸引人的地方,但最終還是取決於個人想要的職業發展方向,大公司往往會安排專業人才處理相對單純且專精的工作,這也是大平台穩定運營的關鍵,然而,這種穩定性可能讓員工的技能逐漸偏離市場需求,雖然許多項目都進展順利,但仍有許多聰明且勤奮的同事會在下班後持續學習,並在上班時提出創新建議,藉此爭取資源,為自己創造更多機會。
我曾經在台灣同時最多近有 400 左右個工程師的新加坡公司工作,那份工作豐富我的人生,讓我體驗到了生活,去玩了鐵三項、海外單車旅行、單車環島、登玉山、嘉明湖,也有很好的福利及薪資,當時我待那公司福利應該是那個行業最頂的,也學了很多有關團隊合作的技巧,但大公司人材濟濟,有很多各領域的大神,又會表達,好的工作機會都要用搶的,待了三年,最後想清楚要的是什麼,還是離開了,大公司的工作,除非很會做人及向上管理,遇到好的老闆及機遇,不然很容易就是溫水煮青蛙。
工作以來,我一直都在中小團隊中工作,但在大團隊中,學到對我最受益的體認是:『一個人可以走很快,但一群人可以走很久』,這也影響了後面帶團隊的方式。
到幾間人少的小公司去,扛下幾個大任務能來責任,找個沒人深耕的領域,一年半載,就很有機會冒出頭,站穩一席之地,如果沒有,那可能是懷才不遇。
工作的本質就是價值的交換,想獲得更多的價值,那麼創造更多的價值去換,公司若給不了你,那你也能驗證創造的價值,能不能到市場去交換。
很多人會覺得手頭工作沒辦法帶來成長,但所謂的增長是在有空閒時,是超前準備好下一階段的收入或技能需求,其實觀察職場優秀的工作者,都是下班學習,上班在拿來用,並在工作中刻意練習,那麼提案是很好的方式,可以創造價值,互利互惠,促成公司和個人的雙贏。
我們的教育,讓每個人看到題目就想解題,
但在職場中每一個被安排的任務的存在,背後都有他的目的,
而你的主管不是出題老師,為了考倒你而存在,而你的主管也和你和你在一起解這道題,
另一面的看法,你的存在也是因為這些題目,如果一家公司沒有新的議題,那麼可能也不需要你了。
各位有沒有想過,職場每個人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就好,為什麼要和別人溝通?
…
而今的商業社會己是個打群架的時代,一個人的專業,是很有限的,如果要讓你的專業發揮價值,你也必須爭取更多人的支持協助。 工作中的溝通往往是為了成事的手段,讓彼此了解彼此的難處,達成共識,獲取更多人及資源的支持,進而解決問題。
名氣會下降,趨勢不一定猜的到,但隨著時間推演,什麼都不做的話,選項會越來越少,會卡住無法轉職的是,沒有戰功及沒有明確的專業,而卡住自己的點往往是
職場上,你應該害怕的不是老,是該怕,而是為什麼老了卻沒比年輕時會多少?
獨挑大樑、帶兵打戰、協調資源、播亂反正,這些都是年輕人不容易短時間累積的價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