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實,要當技術主管真的不容易,不光要把自己工作做好,且同時要帶人也要規劃專案,也要做專案,身兼多職,就像三明治一樣,稍不留神就會夾在中間,處處為難。
平時上班要花時間溝通協調、處理突發狀況,下班和假日還得花時間規劃工作、維持專業能力。
就整理回顧了一下,我都做了那些事情。
二年半前我加入公司時,剛好是前經理退休後,前面也走了一批工程師,所有事件像風暴一樣,每週都會冒出新的又急又趕的問題,常常週一和週五的工作目標就不一樣,三不五時就冒出一個超級優先級專案,為了讓其他人可以專心做事,我總是得站在第一線攔截事件風暴,因為沒人統籌協調,不合理的,我也不得為了團隊和別人協商,直到後面建議導入的敏捷開發和協助美國同事導入Jira後,好了很多,至少兩週目標是不變的,除非有急的需求,其餘都排到下個Sprint。
針對人事招募瓶頸,當時沒有專職的HR,是由助理兼任HR ,被我拉著一起著手改善,包括調整104上公司的介紹和招募文案,將不清楚的圖片替換掉,並優化招募文案及招募流程。
很多時候我們的工作,常常被不同單位的使用者端要求,希望同時進行,但我們就幾個人,同時進行會變慢,切來切去也很痛苦,又急又趕的,比較小的,如果我上班能解決我就會協助處掉,或是找人幫忙,但當遇到較大的專案時,我會向利害關係人們,我會產出(WBS)來說明需要開發多久,短時間沒辦法同時進行,去喬成相較合理的交付時間點。
為了專案順利上線,協助釐清拆解不清楚的工作或需求,沒人做或掉棒的工作,因為在意結果,所以我做了補位。
過去組織常態是讓一人身兼數職,但隨著工作業務規模日益增大,單靠一人或是兼任,已無法兼顧所有工作,為此,根據業務量及工作瓶頸,持續向上建議。增聘工程師、HR、PM和MIS。
平常的工作就不少,又常常接收到又急又趕的技術的議題,我得利用我自己的時間,視情況先研究個大概及執行方向,在分出去給有興趣的同事。 像是: 德國網站的架構、自動化行銷、GA4、AI、3D 。
過程中遇到一些棘手的事,很多太小的事,我本來也不太想管的,但很多小問題,放著不管久了,就會像破窗效應一樣擴散開來,這時候我就會單獨溝通。 ex:一直把結帳系統改壞、工作產出不如預期,上班又一直找不到人、截止日請假工作就掉在別人身上的問題、請假天數異常的問題、無故遲到早退、系統上線消極抵抗…。
在Review 工作時,為避免成員感到不舒服,都要換個方法說。
不定期帶同仁出去吃飯或咖啡廳聊聊,了解成員在意什麼,遇到什麼困難,想往那裡發展,找到組織和成員間有可以互相配合的地方,在去和主管協調。 EX: 像有人結婚,搬到比較遠,幫忙談了每週一天 WFH 的假、想做什麼特別的項目,就儘量安排想做的工作等。
新的世代需要職涯的 RoadMap,這一點是我參考網路主動向老闆建議的。
對於表現工作優良或績效卓越的成員,主動幫成員爭取加薪及晉升。